2023年新年寄语
2022年全年,A股震荡下行,发生了两次、类型不同的反弹,反弹的动力、结构大大不同;其余时间市场整体轮番下跌。大体反映了经济下行的压力。我们在2021年开始明显盈利,对股市下行反应迟缓,导致了净值下跌;通过2022年的调整,控制回撤的策略开始显著改进。
过去一年,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主要是疫情、地产紧缩,以及11月以后的出口下行。疫情放开后,并不能简单的回到2019,但显著好于2022下半年的疫情快速扩散阶段。地产紧缩是一个长期问题,在住房不炒的环境下,地产风险会缓释,但也很难再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。出口在11月显著下行,反映了欧美的经济衰退。
欧美经济衰退,导致美国继续紧缩货币控制通胀的空间已经很有限,美国自身的财政压力、美债危机正在迅速显现,且全球出现了明显的去美元化的趋势,美国紧缩已经是强弩之末。再进一步而言,美联储2022的货币紧缩,有当年经济繁荣、财政好转的大背景;当前,美国的国债水平早已远超国际警戒线,经济衰退会引爆美国自身的债务危机,普遍的测算是美国需要GDP增长7%以上,才能维持财政可持续;美国经济衰退是美联储更不可承受之重,衰退确认后,美联储的压力将会迅速从控制通胀向防止衰退确保经济增长转变,否则将导致美债不可持续,这是比通货膨胀更不可接受的后果。
我们判断,2023年,美联储将迅速从紧缩转为宽松,土耳其、日本在高债务环境下的货币政策选择是各国央行的先驱,美联储将步其后尘,没有其它选择。2022年加息有多么迅速,2023的宽松就有多么迅速。当前处于美国货币政策转折的前夜。
新的一年,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,疫情放开难以抵消地产紧缩、出口下行带来的压力。但我国就业压力已经非常显著,管理层稳经济的动力非常迫切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、人民币兑美元开始升值,给国内货币宽松打开了空间。2023年,股市面临“经济弱、货币松”的格局,这种结构下,股市很容易出现部分领域的牛市,重点方向是医药、科技重大创新子领域、全球货币体系重构、及各种复苏预期的方向。我们将大幅增加仓位,适度提高波动率容忍度,争取产生好的收益水平。